近日有光伏媒体报道,光伏组件在“136号文”政策发布后,已连续上涨几周,从最低0.6元/W,已逼近0.75元/W。
据分析,光伏组件价格迅速上涨与“136号文”所导致的“531”抢装,叠加光伏行业整体开工率过低导致。由于需求疲软,2024年㡳光伏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已降至近年来最低点,硅料企业开工率仅38.6%,硅片企业46.5%,电池片企业53.5%。但随着“136号文”的下发,各类订单迅速提升,设备企业不得不面对库存很少,订单却急剧增加的窘境。
那么,风机是否也会与光伏组件一样,出现价格迅速上涨的问题呢?
据风电媒体报道,目前风电轴承与叶片等零部件已开始爆单,并出现10%左右的涨幅,甚至有企业愿意提前支付大笔款项以获取优先供货权。除此之外,有专家预测,风电铸件、轮毂、塔筒等也会出现一定的抢供货情况。
但笔者分析,风电与光伏两者产业结构与建设周期存在一定区别,双方的影响周期与范围将有所差异。
一是供货紧张或抢装,与“十四五”末没关系,主要是因为“136号文”叠加“价格战”所导致。首先,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每年都会超额完成国家制定的年度发展规划,并且早已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甚至连“十五五”目标都提前6年完成了,所以由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所引起的抢装是无稽之谈。
那么为何又与“价格战”有关?我们知道2024年风电“价格战”比较惨烈,整机商降低单位千瓦售价的办法就是推出更大容量产品,所以10MW级陆上风机在2025将开始海量装机,但很多部件商并未准备好足够产能,导致2025年大容量风机交付本身就有点困难,再叠加“136号文”,市场出现抢装很正常。在笔者看来,采用10MW级风机的在建项目,恐怕是最积极希望抢到风机的,也是最愿意为抢装付出一定代价的。
二是抢不抢风机,还是要算好账,“531”抢不上并不是说项目就没法开发了。对于一些抢装起来比较悬的项目,是不是要去抢,要算好一笔账。参与抢装意味着需要付出各类成本,当额外付出的成本过高,并且伴有很大的风险,超出了政策所导致的电价下降成本与风险,那么这样的项目还是不抢为妙。
另外,电价政策导致抢装的可能性,早在政策制定者考虑之中。因此“136号文”并没有将“531”后的电价一棒子打死,而是通过制度安排给于足够的过渡期。要求“通知实施后第一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占当地增量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的比例,要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避免过度波动。”并且“由各地每年组织已投产的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因此,抢不上“531”的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也不是不能接受。再不济,就只能越早建成越好了,毕竟早一年的机制电价大概率会比晚一年的高。
三是光伏建设周期短,风电建设周期长,大量项目已没有希望抢装“531”。现在距离5月31日仅剩下2个半月。由于设备采购周期与施工难度差异,光伏项目的开发周期要比风电项目短一倍,分别为12-24个月和24-48个月。尤其是从设备采购到完成安装的时间,光伏一般需要4-11个月,正准备施工的项目抢一抢,是能赶上“531”的;风电需要12-24个月,要是现在项目没有搞基础施工,开始设备供货,基本可以放弃抢装“531”了。
即便是本着“苍蝇大小都是肉”的原则,考虑到“136号文”为“531”后电价过度所留出的半年多政策空间,还未开工的风电项目想要在年底前建成,也存在有一定的时间紧迫性。
四是光伏正迅速增产,风电已无时间扩产,也没必要扩产。据国金证券信息显示,2025年3月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正在紧急提高开工率,卡脖子的硅料产量已环比上升7.3%,电池片上升22.3%,组件上升24.3%。光伏产能能迅速增加,但风电恐怕没那么容易。因为风电关键零部件都属于大型生产设备,从购买到形成产能,大多需要半年时间。例如扩产最快的叶片模具,一般也得需要4-6个月才能生产出来,其他零部件的扩产需要更久时间。目前零部件企业只能尽可能发挥现有剩余产能,能供多少供多少。
另外,风电零部件的扩产,也需要极其谨慎。因为按照以往风电与光伏抢装的经验来看,每次抢装期过后,都会形成大幅度的需求下滑,导致时间不等的装机真空期。企业一旦盲目扩产,不仅很可能将抢装期涨价的钱吐回去,而且还可能亏掉自身老本。
五是此次抢装付出代价最大的恐怕不是开发企业,而是整机企业。诚然,如果开发企业手头上正好有一批核准后还没来得及建设的项目,那么这些项目恐怕会因为赶不上成为存量而导致电价受到影响。但这毕竟是长期影响,不需要现在就拿出真金白银。但对于整机商来说,却会因为零部件涨价,导致其上半年购入的部件成本有所上升。
当然,整机商也可以与开发企业去谈条件,比如让开发企业在付款上给于政策倾斜,但要是像2019年那样弃单或涨价,恐怕得不偿失。毕竟抢装期很快就过去,零部件在这一个月能抢到也就抢到了,抢不到也就不用抢了。整机商犯不着因为小幅度的部件涨价,同开发企业撕破脸,关键时候相互支持才是做生意的王道。
本文来源:风电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即公司官网)转发的公众号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版权引发的法律责任。